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关中平原地区为例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2024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关中平原地区为例”
(SMXY202425);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2024 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农业新质生产力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SMXY202426)
卞爱桢
【摘要】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数据要素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力形态,正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本文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支持关中平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回归系数较小,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区域合作平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通过本文的研究,在实践上具有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刻理解与认识的意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言
近年来,关于新质生产力促进关中平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学界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关键路径,推动经济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研究建议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培育企业创新生态、拓展市场需求等举措,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些成果为关中平原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一、文献综述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新质生产力,张壹帆(2024)强调新质生产力在创新性方面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并且通过制度与市场环境促进其发展。许默焓(2024)从全球化角度出发,强调新质生产力需要借助全球产业链的促进作用,利用其带来的国际合作提升以获取发展资源。欧阳文杰(2024)认为强调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高要求,才是促进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以及创新能力和能够利用跨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茹少峰(2018)指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同时实现效率的提高、动力的提升以及经济质量的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从而使其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两方面都达到最优状态。魏敏和李书昊(2019)在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性时,明确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延续。贺晓宇和沈坤荣(2018)等采用索洛余值、蔺鹏和孟娜娜(2020)采用随机前沿法、范合君和吴婷(2021)采用 Malmquist指数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吴志军和梁睛(2020)在研究中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率、稳定性等指标,并且在研究中增加了经济发展这一维度,从六大方面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文献述评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路径机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方法主要集中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此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解释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对于新质生产力作用主要集中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面。因此,基于国内外学者经验成果,结合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探索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该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课题以期在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下研究促进关中平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陕西省关中平原的 5 个地级市(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研究新质生产力在该地区的发展,有助于挖掘和发挥这些优势。
2. 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
新质生产力(NQP)。本文选择具体包含科技生产力的 3 个一级指标、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在内的6 个二级指标,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测算,具体结果如下表 1-1 所示。
(2)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选择经济高质量发展(HQED)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共构建 5 个一级指标和 15 个二级指标。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测算,具体结果如下表1-2 所示。
.png)
3. 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以下可能存在影响的控制变量:
(1)金融发展(Fina)
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 GDP 之比衡量。
(2)人口密度(Pden)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
(3)社会消费水平(Cpi)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衡量。
(二)实证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关中平原地区 5 个地级市(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2014—2023 年十年的数据,构建如下形式的面板数据模型:
.png)
式中:=1,2,3…N,N 为截面成员的个数,=1,2,3…T,T 为年份,为该模型的常数项,- 为自变量的系数,为随机误差项。
该模型中 HQED 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NQP 表示新质生产力水平,控制变量中,Fina 金融发展水平,Pden城市人口密度,Cons 社会消费水平。
三、实证分析
(一)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对关中平原地区五个地区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下表 1-3:
.png)
通过回归模型结果,由于关中平原地区五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新质生产力支持作用也存在差异,回归系数最高为 0.226,最低为 0.112,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制约。针对控制变量来说,金融发展、人口密度、社会消费水平也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区域合作平台
由政府牵头,联合西安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等,定期举办技术对接会,让高校和企业直接见面。直接对接宝鸡的机床企业改进产品。鼓励企业带课题搞研发,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支持他们与高校合作攻关技术难题。
(二)用数字技术给传统产业装升级包推广数字化工具,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简单易用的 APP 或小程序,比如设备健康检测软件。建农村电商服务站,村里设电商服务点,教农民用直播卖苹果、猕猴桃,同时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指导种植品种调整。
(三)开放合作借外脑,打破本地市场小圈子
组织企业“走出去”:政府带队,带企业去长三角、珠三角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建关中产品体验中心,集中展示关中的机床、农产品、文旅项目,吸引外地采购商。
参考文献
[1] 张壹帆,陆岷峰。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理论框架与对策研究 [J]。社会科学家 2024(2):61-68.
[2] 许默焓 . 共同富裕视域下金融投资行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建议 [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1):32-44.
[3] 欧阳文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金融强国的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 [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1-12.
[4] 茹少峰 , 魏博阳 , 刘家旗 . 以效率变革为核心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7(03):115-125.
[5] 魏敏 , 李书昊 .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18, 35(11):3-20.
[6] 贺晓宇 , 沈坤荣 . 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J]. 上海经济研究 , 2018, 357(06):25-35.
[7] 蔺鹏 , 孟娜娜 . 环境约束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与动力解构——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J]. 经济地理 , 2020,50(09):36-55.
[8] 范合君 , 吴婷 . 数字化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管理学刊 , 2021, 35(03):36-53.
[9] 吴志军 , 梁晴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比较与战略路径[J]. 当代财经 , 2020, 5(525):17-26.